绿色空间
园林竹子
跳过导航链接首页
  竹类植物

湖南玉山竹
种名:湖南玉山竹
别名:
拉丁名:Yushania farinosa Z.P.Wang et G.H.Ye
大小:秆高2.5m,径0.6cm。
竹秆:节间长25cm,新秆被白粉,尤以节下一圈白粉更厚;箨环平,常附有鞘基之残留物。
竹叶:每节分枝3枚,上部可多至7枚以上,每小枝具叶3~5枚,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9~12cm,宽1.3~1.6cm,侧脉5对,无叶耳,遂毛数枚,叶舌极短。
长舌香竹
种名:长舌香竹
别名:刺竹(云南江城、绿春)
拉丁名:Chimonocalamus longiligulatus Hsueh et Yi
大小:秆高达8m,径1~2cm。
竹秆:节间长14~21cm;秆环与箨环微隆起,气生刺根离生。
竹叶:每小枝具叶2~6枚,叶片长约10cm,宽0.8~1.2cm。
  中药

人参
人参

名称: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野生者称“山参”, 栽培者称“园参”。 鲜参干燥者称“生晒参”, 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
功效:1 大补元气, 2 补脾益肺, 3 安神益智, 4 生津。
  园林植物

樟
樟(香樟、樟树)
拉丁名: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
大小: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
树秆: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
树叶: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
荷花玉兰
荷花玉兰(广玉兰)
拉丁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大小: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
树秆:树皮淡褐色或灰色,薄鳞片状开裂;小枝粗壮,具横隔的髓心;小枝、芽、叶下面,叶柄、均密被褐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幼树的叶下面无毛)。
树叶:叶厚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4-7(10)厘米,先端钝或短钝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有光泽。
  栽培技术

竹类植物竹叶的构造
竹类植物竹叶的构造

  从植物形态学的观点看,竹子有两种形态的叶,即茎生叶和营养叶。茎生叶着生于竹秆上,又称秆箨、竹箨、笋壳等。这里的竹叶仅指着生于枝条上的营养叶。   枝条各节着生叶,叶互生,排列成2行。叶分为叶鞘、叶柄和叶片三部分。叶鞘包裹小枝节间,叶鞘与叶片连结处的内侧有一突起称叶舌,两侧的耳状突起称叶耳,叶耳的边缘常有肩毛,有些竹种既无叶耳也无肩毛,有些竹种则仅有肩毛而无叶耳。   竹叶通常在叶片与叶鞘之间有一关节,叶片枯老时从关节处脱落。叶片一般为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叶片的大小各竹种相差悬殊,最大的长度可达40-50厘米,如麻竹、龙竹,较小的长不过2-3厘米,如凤尾竹。叶的更新是周期性的,通常为每年一次,毛竹则2年一次,从落叶小枝的节上的芽发育为新的具叶小枝替代落叶小枝。不少竹种可以通过竹叶更新时遗留的小枝痕数来判断竹株的年龄。
散生竹类生物学特性
散生竹类生物学特性

  在观赏竹类中,单轴散生型竹类品种占有较大比重,如著名的紫竹、斑竹、金镶玉竹、罗汉竹(人面竹)、黄纹竹、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毛竹等都属于此类型。单轴散生型竹子具有真正的地下茎(竹鞭),竹秆在地面呈散生状。   (一) 地下茎(竹鞭)生长   竹类植物地下茎是竹株间相互连接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器官,又是竹林延伸扩展维系竹林稳定的器官;单轴型地下茎具节,节上生芽,芽是新竹秆和新地下茎形成的器官。   1.竹鞭的延伸生长 竹鞭地下纵横穿透蔓延是通过鞭梢的生长来实现的。在抽鞭初期,先形成数个节间短缩细小、无根无芽的鞭节段,称为鞭柄,之后鞭的节间长度由短逐渐加长,粗度由小变大,节上根芽点逐渐出现。随着鞭梢不断产生新的鞭节,其下部各节不断老化,逐节停止伸长活动   2.竹鞭的年生长 鞭梢的年生长活动一般为5-6个月,并和发笋长竹交替进行,呈现“慢—快—慢”的节律变化。对于每年换一次叶的单轴散生型竹种(在散生竹种中只有毛竹是2年换一次叶)来说,待5-6月新竹抽枝展叶后竹鞭生长开始,8-9月生长最快,当10月竹鞭进入孕笋期后,生长减慢且逐渐停止。竹鞭在相邻年份的年生长量一般情况下相差不大。对2年换一次叶的毛竹、花秆毛竹而言,在鞭—竹系统大量出笋长竹的年份(即非换叶年、大年),待新竹抽枝展叶后竹鞭生长开始,8-9月最旺,11月底停止。翌年(即换叶年、小年)竹林不发笋长竹或很少发笋长竹,竹鞭生长开始较早,3月土温回升之后即行生长,6-8月生长量最大,9月当竹鞭进入孕笋期后,生长减慢且较早停止。大小年毛竹林竹鞭年生长量一年多一年少,大年出笋多,竹鞭生长量小,小年则反之;而花年毛竹林每年出笋数量相当,竹鞭年生长量相邻年间也相若。   3.竹鞭的分布 竹鞭生长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在土壤空间中的横向蔓延,其横向活动范围集中在水、肥、气、热较适宜的土壤上层。竹鞭在土壤中的横向延伸,既非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也非固定于单一方向,而是随地形和土壤状况的变化,波浪式地延伸。中、小型散生竹的竹鞭多数分布在离地表10-30厘米的土层中,40厘米以下分布很少;毛竹竹鞭在10-30厘米的土层中分布居多,占70%左右,50厘米以下土层中竹鞭分布很少。   4.竹鞭根系的生长 当鞭梢向前推进,后面节间分生组织活动停止时,节间根原始体向外辐射状伸长,形成根芽,继而伸长为鞭根,之后在鞭根上分生出支根,形成鞭根系。三、四级支根为生理活跃根系,可以更新;鞭根折断或腐烂后则不复更新。   5.竹鞭的更新生长 竹鞭更新生长有其独特的方式,即靠竹鞭分枝(叉鞭)来实现。鞭梢生长具有很强的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的萌发。但当鞭梢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而夭折后,该鞭梢母鞭上的壮芽萌发抽出新鞭或冬季鞭梢萎缩而断掉后,翌年春季该断点附近的壮芽或该鞭梢母鞭上的壮芽萌发成新鞭,这种新鞭谓之叉鞭。   6.竹鞭的抽鞭发笋能力 竹鞭的抽鞭发笋能力与竹鞭的年龄及其生长状况关系极为密切,其中受竹鞭年龄的影响最大。对于每年换一次叶的散生竹种,1周龄竹鞭萌发新鞭能力最强,2周龄竹鞭发笋长竹能力最强,4周龄的竹鞭基本上失去了抽鞭发笋的能力。在无性繁殖起源的毛竹林中,1年生的幼龄鞭,组织幼嫩,侧芽生长发育尚欠成熟,一般不抽鞭发笋。3-6年的壮龄鞭,组织充实,侧芽成熟,壮芽数量多,因而抽鞭发笋多质量好。竹林80%以上的竹笋和新鞭是由壮龄鞭抽出的。>      (二)竹秆生长   竹秆生长指从笋芽分化开始到新竹长成,进入竹秆材质生长,直至竹秆老化衰亡的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竹笋的地下生长、秆形生长(竹笋—幼竹的生长)和竹秆材质生长(成竹生长)。   1.竹笋的地下生长 笋芽分化、竹笋形成、竹笋膨大生长是在土壤中进行的,故曰竹笋的地下生长。竹笋出土前的地下生长,主要是笋体基部横向膨大生长。这是竹笋生长的重要阶段,它的生长状态决定性地影响着新竹的粗度。因为竹笋出土生长后,笋体基部即未来的秆基的粗度已趋定型。    散生竹种竹笋地下生长起止的时间及其长短因竹种不同而异。每年换一次叶的散生竹种如刚竹属的早园竹、金镶玉竹、紫竹、罗汉竹等,其竹笋是在春季至初夏季节(3-5月)出土生长的,其竹笋地下生长则通常是在早春季节进行,竹笋的地下生长不存在越冬期,只有早竹、早园竹在冬季已形成竹笋的雏形,而且从笋芽分化到竹笋破土生长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3-4个月,而不像毛竹需要7-8个月。   毛竹竹笋的地下生长不同于其他散生竹种,可分为分化期、越冬期和萌动生长期。夏末秋初,竹鞭上的部分侧芽开始萌发分化为笋芽,到初冬,笋体肥大,由于冬季低温,竹笋进入越冬期,处于休眠状态,称之为冬笋。翌年春季,旬平均温度上升到10℃以上时,冬笋打破休眠,开始萌动,继续生长出土,称为春笋。   2.秆形生长(竹笋—幼竹的生长) 从竹笋出土生长到新竹抽枝展叶,是竹子秆形生长阶段。竹笋在出土前,全竹的节数已定,出土后不再增加新节。出土后主要是居间分生组织的分裂活动使节间不断伸长,从而长成幼竹。   竹笋出土至幼竹高生长停止所需的时间因竹种而异。中小型散生竹一般需25-30天;毛竹早期出土的竹笋完成高生长大约为60天左右,未期出土的毛竹笋只需40-50天。   按照竹笋—幼竹高生长的速度,可划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未期4阶段,并表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①初期:生长非常缓慢,每日仅长1-2cm,笋尖露出地面,笋体仍然处于土中,继续横向膨大生长。②上升期:竹笋地下部分各节膨大生长和纵向生长已停止。竹笋节间生长活动移至地上部分,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每日可长10-20cm。秆基各节大量生根,并开始萌发支根。③盛期:是竹笋高生长最旺盛的阶段。竹笋高生长迅速而稳定,呈直线上升。在生长高峰,毛竹笋一昼夜最大可伸长100cm左右。嗣后高生长速度变慢,基部笋箨开始脱落,开始抽枝,逐渐向幼竹过渡。竹根继续伸长并大量萌发支根。④未期:高生长速度显著下降,最终停止。同时,竹根系形成,枝条伸展迅速,待全竹枝条长齐,竹叶随之展放,形成新竹。   3.竹秆材质生长(成竹生长) 幼竹形成后,秆形生长结束,竹秆的高度、粗度和体积不再有明显的变化。由于竹子无次生形成层组织,在以后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它的高度和粗度不再增长。幼竹形成后即进入材质生长时期,竹子重量生长仍在进行。幼竹组织幼嫩,含水量高,干物质少,仅相当于成熟竹秆的40%左右。   竹秆材质生长可分为增进期、稳定期和下降期3个阶段。①增进期:幼竹着生在壮龄鞭上,富有生活力。竹子生理代谢旺盛,抽鞭发笋能力强。与此同时,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相应地不断增强。②稳定期:竹株进入营养物质含量和生理活动旺盛的稳定状态,竹秆的材质生长进入成熟时期,容重和力学强度都稳定在最高水平。随即出现下降趋势,所连竹鞭逐渐老化,开始或已经失去抽鞭发笋能力。③下降期:老龄竹生活力逐渐衰退,根系吸收面积和生活力下降,竹秆的重量、力学强度和营养物质含量也相应降低。   上述三个时期,竹种不同,其龄级范围也不同。增进期毛竹秆龄为2-5龄,其他竹种为1-2龄。稳定期毛竹为6-8龄,其他竹种为3-4龄。下降期毛竹为9龄以上,其他竹种为5龄以上。   4.枝叶生长 竹笋—幼竹高生长进入未期后,叶芽开始分化,此后随着竹枝的抽发生长,竹叶也随之吐发展放。开始是细长的针叶状,后逐渐长大成各种披针状。竹子为常绿植物,一般而言竹子每年换一次叶,老叶脱落,新叶抽发,而毛竹,新竹第2年换叶后就开始进入每2年换一次叶的阶段。换叶的时间因竹种而异,一般在春季3-5月。

药品查验权威网站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药品查验权威网站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官方网站: www.sda.gov.cn
痔疮
痔疮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就诊科室:肛肠科 痔 -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89200.htm
  股票

成本均线CYC和移动均线MA
成本均线CYC和移动均线MA

1、移动均线MA: 求收盘价的N日移动平均值 MA(n) = (C1+C2+C3+...+Cn) / N (其中C为收盘价,N为日数) 移动均线MA计算公式中只有 股价,而没有 成交量。 造成无量上涨或下跌时,结果数值变动很大,从而移动均线上下跳动, 与实际建仓成本不符,移动均线失真,容易被庄家操控股价从而操控移动均线。 2、成本均线CYC: 求收盘价的N日成本CYC(n) = (C1*V1+C2*V2+C3*V3+...+Cn*Vn) / (V1+V2+V3+...+Vn) (其中C为收盘价,V为成交量,N为日数) 成本均线CYC计算公式中既有 股价,又有 成交量。 当无量上涨或下跌时,结果数值变动很小,从而成本均线稳定, 与实际建仓成本相符,成本均线真实,不会被庄家操控股价从而操控成本均线。 因此,成本均线CYC比用移动均线MA作为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要准确,表现要好, 成本均线CYC的多头或空头排列相当稳定,在行情没有反转之前,出现的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 从上而下,成本均线按照日数从小到大排列,称为多头排列,代表上涨趋势。 从上而下,成本均线按照日数从大到小排列,称为空头排列,代表下跌趋势。
年报、中报和季报
年报、中报和季报

一季报: 4月1日—— 4月30日 中 报: 7月1日—— 8月31日 三季报:10月1日——10月31日 年 报: 1月1日—— 4月30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9年4月修订)》 第六章 定期报告 6.1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 公司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本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编制并披露定期报告。 其中,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 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 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前3个月、9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 第一季度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 第六章 定期报告 6.2 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 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半年度报告, 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公司上一年度的年度报告披露时间。
  计算机

SQLServer 修改表结构,保存时,弹出错误窗口:不允许保存更改
SQLServer 修改表结构,保存时,弹出错误窗口:不允许保存更改

修改表结构,保存时,弹出错误窗口: [不允许保存更改。您所做的更改要求删除并重新创建以下表。您对无法重新创建的表进行了更改或者启用了 “阻止保存要求重新创建表的更改”选项。] 解决立法: “工具”菜单——“选项”,单击“设计器”Designers,取消选择“阻止保存要求重新创建表的更改”。
后台管理